于勇: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中国时代”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06-02 02:33:59    点击次数:537

“世界近现代钢铁工业已经走过了165年的历史。在这165年间,伴随着以电气化、信息化为主的两次工业革命,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心几经转移,从最早的英国、美国、前苏联、日本依次占据发展的主导地位,均在相应时期为世界钢铁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即将迈入智能化、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今天,世界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中国时代’。”5月27日,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这样表示。

于勇介绍,从1996年到2020年,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连续25年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期间,累计生产粗钢高达近130亿吨,占同期世界总产量的近40%,是美国1890年至1971年雄居世界钢铁第一大生产国81年间累计粗钢产量(41.95亿吨)的3.1倍。中国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制造业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3万亿元/年,制造业占比比重对全球制造业贡献的比重达到30%,中国钢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过去25年间,源于科技进步的强劲推动作用和资源环境的强大约束作用,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规模与效率方面实现了指数级的变化,更是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方面,引领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潮流。”于勇说道。

他进一步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钢铁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巨大挑战。由于中国钢铁基数较大,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挑战将更为深刻。

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碳减排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DP超100万亿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碳减排的形势尤为严峻。

于勇现场分享了世界碳排放量的一系列数据,分析了在不同时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关系。他介绍,从1850年到2008年,全球历史累计碳排放量达到3450亿吨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历史累计碳排放量(2500亿吨)为发展中国家历史累计碳排放量(870亿吨)的2.9倍,发达国家历史人均累计碳排放量(257吨)是发展中国家历史人均累计碳排放量(23吨)的11.2倍,发达国家历史累计碳排放量和人均累计碳排放量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按照《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新制定的碳排放量,1950年到2008年,即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累积碳排放量是1930亿吨,发展中国家是850亿吨,发达国家碳排放量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多。“可以看出,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碳排放量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发达国家的累计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发达国家虽然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但也是大气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升高的主要来源。”于勇认为。

从国内方面来看,1850年~2008年,我国历史累计碳排放量是310亿吨,占世界历史累计碳排放量的9%;我国历史人均累计碳排放量是29吨,仅占发达国家的11%。1950年~2008年,即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我国历史累计碳排放量是310亿吨,占世界的9%;我国历史人均累计碳排放量是28吨,仅占发展中国家的6%。

从国际方面来看,1971年,世界人均碳排放量是3.7吨,美国是20.65吨,而中国仅仅只有0.93吨;美国人均排放量是当时世界人均排放量的5.9倍,是中国当时的22倍。1990年,世界人均排放量是3.8吨,美国达到将近20吨,而中国仅是1.8吨;美国人均排放量是世界的4.95倍,是中国当时的人均排放量的10.2倍。2020年,世界人均碳排放量是3.8吨,美国是20.25吨,美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3倍。

于勇表示,一个经济体在快速发展的初期,它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紧密相关。中国钢铁的产量和总量达到现在的水平,和世界钢铁工业强国的发展历史是一样的。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上百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累计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有所增加,平均年增量分别为5000万吨和0.04吨,这符合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规律。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钢铁总产量占世界的56.8%,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却与经济高速发展上百年的发达国家,站在同样的标准上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这是中国的担当,也是中国的格局。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和中国钢铁工业在全球碳减排中所担当的责任和所处的历史地位。

二是适应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世界钢铁工业经过160余年的发展,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日本,都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世界钢铁工业贡献了较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于勇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要拿什么样的贡献构建全球钢铁行业?”

在他看来,随着中国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中国智能制造和5G技术在全球的领先优势,未来数字技术会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指数级的改变,同时也会为全球钢铁工业带来巨大变化,无论是在产品、能源综合利用,还是在减少碳足迹等方面。于勇表示,他特别看好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并认为这些技术将对中国钢铁行业进行颠覆性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以及产品从宏观向微观转变带来的重大改变。

三是来自材料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宏观,更重要的在于微观。纵观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像德国蒂森克虏伯等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已经把钢铁做成了材料,并承载着一些自身知识产权的创新。几十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从“宏观”向“微观”的发展,正在由钢铁向材料转变。材料已经成为各国高科技竞争的焦点。所以,材料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未来。

“世界钢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理性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材料技术快速迭代等方面带来的重大挑战,切实增强、充分展现大国钢铁责任与担当,站在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把握世界钢铁发展趋势。”于勇特别提出,“中国钢铁工业要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材料创新三个方面发挥持续引领作用。”

于勇最后表示,面向未来,中国钢铁工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材料创新”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钢铁力量,在引领世界钢铁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彰显中国力量,烙下“中国印记”。


 
主办单位:上海boyu博鱼sports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1023674号-1
统计数:4156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