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成立
4月13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成立大会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在论坛上表示,近10年来,钢铁企业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明显提升,大型企业基本完成了基础自动化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全行业全流程各工序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成为我国工业领域两化融合的排头兵。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宝武中南钢铁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李世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标准处处长甘小斌;钢协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钢协副秘书长黄导;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副秘书长陈希等嘉宾出席了会议。姜维、李世平、甘小斌、张龙强为大会致辞。钢协科技环保部主任姜尚清和处长符鑫峰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会议。
黄导宣布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正式成立。大会现场举手表决通过了预备会审议、联盟章程及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和秘书长人选。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由钢协联合有关钢铁企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共有93家钢铁企业、19家科研机构、88家智能制造供应商和6家社会团体组成,旨在加快推动钢铁企业智能制造,构建上下游协同创新生态圈,推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姜维在致辞时指出:“钢铁行业在满足量的需求基础上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向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自动化方面已经迈入自主创新研发新阶段。”近年来,钢铁行业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契机,加速布局智能化钢铁制造,一大批新的技术如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机车、无人仓库、无人巡检、无人检测、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技术在行业得到应用,大规模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水平逐步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有力支撑了组织架构的优化,提升了我国钢铁生产经营水平,增强了全行业的竞争力。例如宝武、沙钢等企业建立了“黑灯工厂”和“智能车间”。宝武韶钢从智慧制造的点、线、面3个方面同步开展全流程资源配置,推动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打破了车间作业区间的组织边界,通过工序作业区纵向及横向融合,取消了分厂编制,作业区数量减少了60%,操作岗位数量减少了40%,完成了从职能型组织向流程型组织的转变,有效提升了组织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
同时,姜维也指出了行业智能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智能装备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数据系统性较差,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不够,工业大数据应用价值未能充分挖掘,信息新技术与钢铁生产经营结合不够,等等。他表示,全行业智能制造投入产出效益提升空间巨大。
姜维表示,联盟的成立将始终坚持以服务行业智能制造进步为根本宗旨、以服务联盟各方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以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制造共性研发、推广应用平台机制为工作着力点。通过联盟各位成员、理事的努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一定能够为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
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论坛上,王国栋、陈希、中国宝武中南钢铁总工程师卢学云等做了精彩报告。王国栋建议,钢铁材料创新必须利用数据科学和智能计算新工具挖掘生产新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和运行。他期望学科交叉、行业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加速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早日在钢铁企业建成钢铁智能制造示范线。
会议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冶金科技发展中心承办、中国宝武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协办。中国钢铁工业“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中南钢铁站)也同期举行。来自钢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团体、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等206家单位300余名嘉宾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