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中国正在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0-08-05 03:29:22    点击次数:583

“我们是一个钢铁大国,也正走在钢铁强国的道路上。”7月31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卫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期间,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前的7月28日,他参加了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他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他更加坚定了建设高质量钢铁强国的信心。

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

要以问题为导向促发展

李卫表示,今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也不例外,但总的来说,我们经受住了疫情考验。钢铁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对疫情挑战,积极行动,处理果决,勇于担当,从危难中寻求机遇,走出一条致胜之路。

李卫表示,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也为世界提供很多中国制造产品。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以钢铁为代表的原材料产业最大的优势是大,但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几年,钢铁行业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实际成效可圈可点,如: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

“中国钢铁工业迈向钢铁强国还有很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集中度不够高。”李卫指出,中国的钢产量占了全世界钢产量的一半以上,但中国的钢铁企业有几百家,其他的国家都只有几家。中国的钢铁企业虽然都在装备改造方面投入了,但在生产工艺上、产品结构上、管理效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平。

怎样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李卫认为,要坚持问题导向,一个个难题逐步攻破。中国材料产业主要存在4个问题:

一是无材可用。中国现在有很多装备制造业走在世界的前头,但仍有一些材料研制未跟上,要用进口材料代替,人家一旦“卡脖子”,我们就会出现无材可用的现象。

“制造业大国必须是材料大国,而制造业强国首先是要材料强国。以钢铁为代表的材料,是所有制造业的支撑,可以说是制造业的‘粮食’。没有‘粮食’,就谈不上由大变强。大国重器离不开钢铁材料。”李卫说。

二是无材可仿。“有企业提出材料提供按需来做,但实质是材料要先行才行。”李卫认为。目前,中国材料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没有可以用来吸收、引进、再创新的基础,而是需要自主创新,从最基础的研究开始。“中国材料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改变过去一代装备一代材料的发展模式,转为根据材料研发新的设备,实现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这才是未来材料产业最大的发展方向。”李卫强调。

三是有材不好用。“有材不好用,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李卫指出,发达国家,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在世界上比较闻名的日本、德国企业,他们的产品相对来说更精细,产品的附加值也更高。

四是好材不敢用。因为怕担责,航空发动机的材料、钢铁里的精密材料,都不敢用,导致国内企业生产出好的材料也很难替代进口材料。

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

科技创新的5条实施路径

钢铁强国就是在数量第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我们的大国态度和大国责任。从创新上说,就是要有能力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科技发展潮流、有能力研发先进产品保障下游产业发展需求、有能力保持钢铁工业持续发展能力、有能力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如何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的科技创新?李卫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一步努力:

一是整合行业科技创新资源,差异化布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资源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投入不少,但是创新的资源没整合好,科技创新资源创造的成果质量不高,有一部分甚至是低效的。以钢铁行业为例,一方面我们目前的基础研究还不够,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彼此间很多研究都是重复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因为评价体系不同导致资源比较分散、低效。

钢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不应该追求大而全,而是应该小而精,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每个企业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是隐形冠军。李卫指出,目前钢铁行业在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方面在往好的方向走,每个钢铁企业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他同时也指出,这种发展目前还是在起步阶段,未来要真正做到每个钢厂都有自己的特色,最终形成竞争有序的格局。

二是分工要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分工。科研院所做科研院所该做的事,大企业做大企业的事,小企业做小企业的事。按照类别做不同的、有特色的事情,这样科技创新的效率就会高,科技创新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三是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过去,我们的科技创新走的是消化、引进、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而在自主科技创新、科研方面的投入少。现在,我们要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就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助科技创新成果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调控的作用。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有中国特有的制度上的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市场发挥的作用有限。钢铁行业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制度的优势,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进一步使资源有效配置,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五是进一步提升效率。“不管是从科技创新还是从整个钢铁产业来看,我们的效率还需提升。”李卫指出。

他进一步指出,大家在很多时候都做了重复工作。从钢铁的布局来看,现在是尽量让钢铁远离城市,把钢厂迁到沿海、沿江的地方。从短期来看,这有利于污染防治,离运输线比较近,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搬迁不应该“一刀切”,因为钢铁行业短流程发展应该是大的趋势,短流程一定是围绕城市周围来发展的。与其把旧的钢厂、旧的设备拆掉、置换掉,还不如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或者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用更好、更新的技术创造更大的效益。我们应该把是否高效有用作为唯一标准,有时甚至还需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李卫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钢铁工业发展又到了一个转折时期,早期解决的是“有没有”问题,现在到了解决“好不好”问题的时期,科技创新将加速中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


 
主办单位:上海boyu博鱼sports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1023674号-1
统计数:4150230